時間:2022年7月18日
地點:
玉林市婦聯
人數:0人已報/限額0人
費用:需支付報名費 0元
簽到前0位每人得0元紅包
為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貫徹落實《中國科協科普部、全國婦聯宣傳部關于開展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推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普及科學知識,在廣大婦女兒童中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激發優秀女性科技人才和廣大農村女性帶頭人的榜樣引領作用,提升青少年和婦女群體科學素質。玉林市科協、玉林市婦聯定于2022年7月-8月在全市聯合開展2022年玉林市“我和媽媽學科學”競賽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時間
2022年7月18日-8月18日
二、參與對象
全市婦女、在校中小學生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玉林市科學技術協會
玉林市婦女聯合會
玉林市教育局
承辦單位:
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
四、活動內容
主要面向全市婦女和中小學生,以親子形式共讀科學,以網絡渠道傳播科學,以特色內容宣傳家鄉,旨在把培養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融入家庭教育。
孩子和媽媽用手機共同錄制一段親子科普短視頻,將科普知識與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相結合,活動內容類別如下:
(一)童心向黨,奮進啟航
以“講述我家鄉的紅色故事”“我的媽媽是黨員”等相關內容為題材,通過參觀、介紹家鄉的紅色科普場館或講述家鄉曾發生的紅色故事,分享我的黨員媽媽一天的工作、生活。
(二)美麗家鄉,時代變遷
以“家鄉小科普”“科技為家鄉帶來的變化”等相關內容為題材,通過科普家鄉的特色產品,尋找、介紹科技為家鄉帶來的變化。
(三)大國工匠,吾輩楷模
以“科學名人我推薦”“我最喜愛的科學家”等相關內容為題材,通過了解、推介、宣傳科學名人/科學家,介紹他們愛國、創新、求實、奉獻、育人的科學家精神/研究經歷/所取得成績和貢獻。
(四)科創筑夢,暢想未來
以“我眼中的科學精神”“未來我的家鄉會變成什么樣”“未來的人工智能”等相關內容為題材,通過思考什么是科學精神,設想家鄉的未來。
(五)科學探究,應用生活
以“生活科學小妙招”“生活科學小發現”等相關內容為題材,通過聯系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科學。
五、參賽注意事項
(一)參賽流程
1. 錄制好參賽視頻后在抖音上發布并帶“#科學看家鄉”話題,參與到活動中來。
2.參賽學生或家長進入微信,搜索并關注公眾號“科普玉林”,點擊“科學競賽”模塊進入活動界面。
3.參賽者根據自己參賽視頻的內容從“紅色故事”“家鄉變遷”“大國工匠”“科創筑夢”“科學探究”五個類別選擇對應分類,填寫“作品名稱/封面圖/個人信息”后,上傳參賽視頻。
4.上傳完成等待后臺審核(后臺將于1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審核通過后即可展示在活動頁面,參賽者可將參賽鏈接轉發進行投票。
5.活動結束后,由主辦單位根據獎項設置頒發榮譽證書。
(二)視頻上傳規則
1.視頻上傳需填寫作品名稱、姓名、聯系電話、單位名稱、指導老師及抖音視頻發布鏈接(抖音發布的視頻鏈接需帶有“#科學看家鄉”,否則審核不通過)。
2.本地上傳單個原視頻文件大小限制為60M,建議視頻時長為5分鐘內。
3.活動期間,每個微信ID可上傳一個參賽視頻。
六、獎項設置
(一)積極參與獎
1.活動期間,符合參賽要求的作品報名審核通過后,即可獲得“積極參與獎”電子版榮譽證書(可在科普玉林公眾號“科學競賽-證書下載”菜單中自行下載)。
2.活動期間,每名微信用戶對參賽作品進行點贊投票后即可獲得一次轉盤抽獎的資格,中獎后,會提示填寫獎品寄送的地址和聯系電話,活動結束后統一寄送。
(二)優秀作品獎
邀請專家對“紅色故事”“家鄉變遷”“大國工匠”“科創筑夢”“科學探究”五個活動類別進行評選,每個類別分別評選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30名,評獎標準以題材選擇、內容清晰度、人物精神面貌、語言表達流暢度等為主要評選因素?;顒咏Y束后,由主辦單位頒發榮譽證書。
(三)優秀組織單位
通過統計分析組織單位的綜合情況進行排名,活動結束后由主辦單位為前50個組織單位頒發“優秀組織單位獎”榮譽證書。
七、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積極推動。各縣(市、區)科協、婦聯、教育局,玉東新區工委黨群工作部、教育文體和旅游局要安排專人負責對接聯系工作,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帶動轄區婦女、中小學生和社會有關方面參與活動。
(二)擴大宣傳,品牌推廣。各縣(市、區)科協、婦聯、教育局,玉東新區工委黨群工作部、教育文體和旅游局工作部要加大活動宣傳力度,提升活動影響力和知名度,強化活動品牌效應,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八、其他事項
(一)原創說明
參賽作品要求為本人或者團隊原創,擁有作品的著作權,無知識產權爭議。作品若有侵權、抄襲行為,一切責任由參賽者自負。
(二)版權歸屬
參賽作品的著作權歸原創者所有,主辦、承辦單位可將其用于非營利性公益活動,并擁有參賽作品的展覽、出版、宣傳、收藏等,以及用于電視、網絡、平面或廣播媒體等展示的權利,不另付稿酬。
(三)聯系方式
玉林市科協:潘榮 2697408
中國知網廣西分公司:李宗鑫 17807710851
(四)玉林市科協微信公眾號“科普玉林”二維碼
掃碼關注我們
(五)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單位所有。